一、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
 针对传统有机荧光和磷光材料量子产率低、含有贵金属、激子淬灭严重等问题,基于延迟荧光机制,通过分子设计、材料制备、光物理、器件物理以及发光机理等过程,开展新一代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基于不同类型的延迟荧光发光机制,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异的新型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助推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在显示、照明等领域的大规模产业化。
  
 
 
 图1 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光物理与器件物理性能表征
 研究方向二: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
 基于当前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存在的发光寿命短、量子产率低、材料种类少和发光影响因素复杂等问题,结合实验数据与量子化学模拟计算,着重对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开展研究,为高性能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奠定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
 
 
 图2 基于三嗪环骨架的有机长余辉磷光材料
 研究方向三:稀土纳米发光材料与器件
 针对传统稀土纳米材料与器件发光效率低等问题,对光子晶体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稀土发光进行系统研究,为实现高效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应用于光电器件及生物探针领域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图3 贵金属Ag@SiO2@Er2O3纳米复合材料
 二、团队成员
 
 负责人:李杰,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九州大学工学博士,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旋转轮盘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后,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授权5项。在延迟荧光、激基复合物发光、能级反转分子发光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在新一代显示和照明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表1 发光材料与显示团队成员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李杰  | 
     博士  | 
     教授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 
    
    
     郭强  | 
     博士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 
    
    
     刘辉  | 
     博士  | 
     讲师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 
    
    
     陶丽  | 
     博士  | 
     讲师  | 
     物理电子学  | 
     无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 
    
    
     刘川琦  | 
     硕士  | 
     讲师  | 
     环境化学  | 
     无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 
    
    
     赵小云  | 
     硕士  | 
     实验师  | 
     物理电子学  | 
     无机发光材料与器件  | 
    
   
  
  
 
 
 三、科研成果
 
 近年来,研究团队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及校企合作项目5项。在Chem. Comm., Front. Chem., Dyes Pigments, Chin. Chem. Lett., J. Mater. Chem. C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
 表2 代表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 
    类型  | 
    负责人  | 
    起止时间  | 
   
   
    基于C‒H键直接芳基化反应模块化合成唑类发光材料及其热激活延迟荧光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郭强  | 
    2019-2021  | 
   
   
    稀土掺杂氟氧化物三维光子晶体的可控合成及上转换发光增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陶丽  | 
    2018-2020  | 
   
   
    基于庚嗪环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与发光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杰  | 
    2016-2018  | 
   
   
    高性能窄谱带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 
    四川省科技计划  | 
    李杰  | 
    2022-2024  | 
   
   
    高性能发光材料与OLED器件研究  | 
    四川省人社厅项目  | 
    李杰  | 
    2020-2022  | 
   
   
    基于C‒H键直接芳基化聚合反应制备可溶性导电聚合物及其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 
    四川省科技计划  | 
    郭强  | 
    2019-2021  | 
   
   
    热活性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光电转换机理研究  | 
    四川省科技计划  | 
    李杰  | 
    2018-2020  | 
   
   
    联二噁唑基荧光材料的直接芳基化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 
    郭强  | 
    2019-2020  | 
   
   
    高性能nπ*型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 
    李杰  | 
    2016-2018  | 
   
   
    延迟荧光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开发  | 
    校企合作项目  | 
    李杰  | 
    2020-2025  | 
   
   
    紫外激发白光LED单一相磷酸盐荧光粉工艺设计  | 
    校企合作项目  | 
    赵小云  | 
    2015-2018  | 
   
  
 
 表3 代表性科研论文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作者  | 
     时间  | 
    
    
     Down-conversion-induced delayed fluorescence via an inverted singlet-triplet channel  | 
     Dyes Pigments  | 
     李杰  | 
     2022  | 
    
    
     Advances in blue exciplex-bas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and devices  | 
     Front. Chem.  | 
     李杰  | 
     2022  |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ternating copolymers consisting of 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and 4,4'-diphenylamine/3,6-carbazole  | 
     Polym-Plast. Tech. Mat.  | 
     郭强  | 
     2022  | 
    
    
     Ultralong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remarkably weakened by halogenation-induced molecular packing in hexaphenylmelamine derivatives  | 
     Chem. Commun.  | 
     郭强  | 
     2021  | 
    
    
     Orientation effects on C2(5)-C2ʹ(5ʹ) linked bioxazole isomers synthesized via regioselective and sequential C‒H arylation  | 
     Chin. Chem. Lett.  | 
     郭强  | 
     2021  | 
    
    
     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luble 3,4-ethylenedioxythiophene (EDOT)-based copolymers synthesized via direct (hetero)arylation polymerization  | 
     Front. Chem.  | 
     郭强  | 
     2021  | 
    
    
     Enhanced electroluminescence based on a π-conjugated heptazine derivative by exploit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 
     Front. Chem.  | 
     李杰  | 
     2021  | 
    
    
     Efficient deep-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employing heptazine-bas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 
     Photonics  | 
     李杰  | 
     2021  | 
    
    
     Heptazine-based π-conjugated materials for light-emitting  | 
     Front. Chem.  | 
     李杰  | 
     2021  | 
    
    
     Efficient exciplex-based deep-blu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employing a bis(4-fluorophenyl)amine-substituted heptazine acceptor  | 
     Molecules  | 
     李杰  | 
     2021  | 
    
    
     Introduction of 5,6-dihydro-4H-cyclopenta[b]thiophene core unit into phenyl-tolane: Expanding the mesophase range and increasing the birefringence and dielectric anisotropy of liquid crystal  | 
     Liq. Cryst.  | 
     郭强  | 
     2021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isothiocyanate liquid crystals containing cyclohexene unit  | 
     Liq. Cryst.  | 
     郭强  | 
     2021  | 
    
    
     Efficient chromium ion passivated CsPbCl3:Mn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for photon energy conversion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J. Mater. Chem. C  | 
     陶丽  | 
     2020  | 
    
    
     Two-dimensional Blue-AsP monolayers with tunable direct band gap and ultrahigh carrier mobility show promising high-performanc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 
     Nanoscale  | 
     陶丽  | 
     2019  | 
    
    
     An excellent pH-controlled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y device based on self-colored (C7H7O4N)(n) extracted from a lichen plant  | 
     J. Mater. Chem. C  | 
     陶丽  | 
     2019  | 
    
    
     Pressure induced structural phase of lithium disulfide with a close to intermediate product character of lithium-sulfur battery  | 
     J. Alloy. Compd.  | 
     陶丽  | 
     2019  | 
    
    
     Nanorod array of SnO2 quantum dot interspersed multiphase TiO2 heterojunctions with highly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and self-rechargeable battery-like applications  | 
     ACS Appl. Mater. Inter.  | 
     陶丽  | 
     2019  | 
    
   
  
  
 表4 代表性专利
 
  
   
    专利名称  | 
    类型  | 
    作者  | 
    时间  | 
   
   
    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  | 
    发明专利  | 
    李杰  | 
    2021  | 
   
   
    一种基于激基复合物体系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李杰  | 
    2021  | 
   
   
    一种EDOT与(杂)芳烃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郭强  | 
    2021  | 
   
   
    一种EDOT与(杂)芳烃的共聚物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  | 
    郭强  | 
    2021  | 
   
   
    发光材料、有机发光元件及化合物  | 
    发明专利  | 
    李杰  | 
    2019  | 
   
   
    有机发光元件  | 
    发明专利  | 
    李杰  | 
    2018  | 
   
   
    发光材料以及有机发光元件  | 
    发明专利  | 
    李杰  | 
    2016  | 
   
   
    一类双噻吩基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与(杂)芳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郭强  | 
    2016  | 
   
   
    基于铑催化的C‒H/C‒H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制备双(杂)芳环并吡喃酮-环戊酮衍生物的方法  | 
    发明专利  | 
    郭强  | 
    2016  |